1987 年台灣工業 GDP 達 46.67% 時,服務業 GDP 已超越工業達到 48.3%。2003 年服務業 GDP 成長至 68%,2005 年成長至 70.72%,2006 年更提升至 73.56%,2021 年服務業產值突破 12 兆台幣,服務業就業人口達 685.3 萬人占總就業人數 59.9%,服務業扮演台灣經濟發展及穩定就業重要角色,台灣產業邁入「服務經濟時代」已毋庸置疑。
產業結構變化、國際驗證規範制度調整,再在都顯示企業經營如未思考「服務」,企業獲利將非常有限。研究指出美國科技硬體產業獲利成長僅 2% 來自產品,但卻有 98% 來自服務。專家表示企業經營最重要成果並非來自實驗室,而是顧客端成果。人員服務應對與超越同業服務思維是公司成長最快速也是最賺錢來源。
IBM 營收 40% 是來自產品周邊服務,甲骨文於服務上營收更達到 60%。美國前五十大科技公司營收,55% 來自產品,45% 來自服務。台積電前董事長張忠謀先生,也將台積電定位為服務業而非製造業。宏碁電腦也表示「賣電腦賺不了錢,賣服務是關鍵利基」。企業想要成為市場上贏家,強化商品創意與研發已是基本運作,展現良好服務禮儀應對能力,為顧客及同仁服務,才是創造企業成長獲利最大原因。
《服務經濟大時代》作者-卡爾.艾布瑞契及榮恩.任基:企業能夠有差異化,就在提供服務,產品或許可以雷同,但真誠有價值服務卻難以模仿,企業價值就展現在此。作者也表示,企業應思考如何讓同仁與顧客有更滿意互動作為,一直以數位科技滅絕客服介面,是公司經營最大錯誤。
「顧客忠誠度」對於企業經營利潤絕對有正面效果。研究顯示,產品越來越難以差異化的產業,服務就成為決勝關鍵。將服務有形化、具體化,就是企業提昇顧客忠誠度重要關鍵。在品質競爭年代,企業不但要提供良好產品品質,更要積極提升服務品質,服務主要是由「人」提供,服務品質受到「人」很大影響,我們如果不瞭解顧客真正需求,自然無法提供好的服務品質給顧客。人員服務不佳,消費者抱怨自然增加,屆時,不但老顧客不再上門,更無法吸引新顧客。如何讓同仁快速且立即可將良好服務態度應用在工作及生活上,就是公司教育訓練不可忽視重要課題。
目前市場相關「服務禮儀或服務品質管理」相關訓練課程,大多以心理層面課程為訴求,強調心理層面訓練,卻忽略同仁與顧客初次見面所呈現舉手投足實際『行為態度形象』重要關鍵建立。
『 ISQM® 服務品質管理系統』課程,是一個可針對各企業組織及同仁,以『行為運作』為思考,又能談到心理層面的服務品質管理系統課程。ISQM® 服務品質管理系統課程,著重在學員教導與體驗,讓同仁瞭解如何在顧客與服務人員接觸第一時刻,讓對方留下良好印象,創造客戶、企業與同仁三贏局面。對企業要求標準化方向,『 ISQM® 服務品質管理系統』,著實可以為企業帶來統一且一致性服務標準。